发表时间: 2025-04-19 17:06
茶叶的分类主要基于加工工艺,尤其是发酵程度的不同。以下是详细的分类及相关信息:
一、按发酵程度分类(六大茶类)
1. 绿茶(不发酵)
- 工艺:杀青(高温终止酶活性)→揉捻→干燥。
- 特点:色泽翠绿,汤色清亮,口感鲜爽,富含茶多酚。
- 代表茶:西湖龙井、碧螺春、黄山毛峰、六安瓜片。
- 注意:安吉白茶虽名含“白茶”,实为绿茶。
2. 白茶(微发酵,5%-10%)
- 工艺:萎凋(自然失水)→干燥,不揉不炒。
- 特点:白毫显露,汤色浅黄,滋味清淡回甘,有“一年茶,三年药,七年宝”之说。
- 代表茶:白毫银针、白牡丹、寿眉。
3. 黄茶(轻发酵,10%-20%)
- 工艺:类似绿茶,增加“闷黄”步骤(湿热环境促使氧化)。
- 特点:黄叶黄汤,口感醇厚,带独特“熟香”。
- 代表茶:君山银针、蒙顶黄芽、霍山黄芽。
4. 青茶/乌龙茶(半发酵,15%-70%)
- 工艺:萎凋→摇青(促进部分发酵)→炒青→揉捻→干燥。
- 特点:香气复杂(如花香、果香),兼具绿茶清香与红茶醇厚。
- 代表茶:铁观音(轻发酵)、大红袍(中发酵)、凤凰单丛、冻顶乌龙。
5. 红茶(全发酵,80%-95%)
- 工艺:萎凋→揉捻→发酵(充分氧化)→干燥。
- 特点:红汤红叶,滋味醇厚,带有蜜香或甜香。
- 代表茶:祁门红茶、滇红、正山小种(烟熏工艺)、金骏眉。
6. 黑茶(后发酵,微生物参与)
- 工艺:杀青→揉捻→渥堆(湿热环境微生物发酵)→干燥。
- 特点:色泽深褐,口感醇厚,可长期存放,如普洱熟茶、安化黑茶。
- 注意:普洱生茶新茶属绿茶,陈年后性质变化,但传统分类仍归绿茶。
二、其他分类方式
1. 再加工茶类
- 花茶:以绿茶、红茶等为茶坯,加入茉莉、玫瑰等花卉窨制,如茉莉花茶。
- 紧压茶:将散茶压制成饼、砖等形状,如普洱茶饼、茯砖茶。
- 萃取茶:茶粉、速溶茶等,如抹茶(属绿茶粉)。
2. 按茶树品种
- 大叶种(如云南大叶种制普洱)、小叶种(如龙井群体种)、中叶种等。
3. 按产地
- 西湖龙井(浙江)、武夷岩茶(福建)、祁门红茶(安徽)等地理标志产品。
4. 按采摘季节
- 春茶(鲜嫩)、夏茶(味浓)、秋茶(香气高),冬茶(如台湾冬片乌龙)。
三、常见误区
- 普洱生茶 vs. 熟茶:生茶未经渥堆,属绿茶;熟茶经渥堆,属黑茶。
- 非茶之茶:如菊花茶、绞股蓝茶,实为代用茶,非传统茶叶。
六大茶类的核心差异在于发酵程度与工艺,其他分类补充了形态、产地等维度。理解分类有助于挑选适合自己口味的茶品,例如偏好清香可选绿茶或轻发酵乌龙,喜爱醇厚可选择红茶或黑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