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表时间: 2025-04-15 11:43
茶,古老的“中国树叶”。
初发于春天,再发于夏天,后发于秋天,因此便有了春茶、夏茶、秋茶。
春茶,春天采摘制作的茶叶,一般人们会把它制作成绿茶。采摘于清明前的茶叶,习惯称作“明前茶”。那是新年采摘的第一批茶叶,嫩绿的新芽观赏性和稀缺性俱佳,一般用于礼品之用。明前茶,茶水是有清淡味道,但对于喝茶的“老枪”来说,更多的愿意喝“雨前茶”,也就是清明和谷雨之间采摘的茶叶。雨前茶,茶香味更浓郁一些,更经泡些,也就是多次冲泡后,茶的味道尤在。不像明前茶,加水2、3次后,茶味就很淡了。当然,还有一个重要因素,雨前茶相较明前茶,价格是差了倍的。
夏茶,夏天采摘制作的茶叶。夏季气温高,雨水多,茶树生长迅速,茶叶中的氨基酸和全氮量减少,导致茶汤滋味较为苦涩,香气也不如春茶浓烈。夏茶一般被制作成低端茶和红茶。
秋茶,秋天采摘制作的茶叶。秋季气候温和,茶汤滋味鲜爽,香气浓郁,有时甚至不输春茶。
秋茶、香气、市场价值和品质稳定性方面普遍优于夏茶,但又明显不如春茶。
江南人家,一般待客用明前茶,自己则喝雨前茶居多。夏茶、秋茶基本是不进门的